氣體檢測儀的保養和維護需圍繞定期校準、日常清潔、部件維護、存儲管理四大核心展開,才能確保其檢測精度和使用壽命,避免因設備失效導致安全風險。
1.定期校準:保障檢測精度(核心步驟)
校準頻率:按設備說明書要求執行,常規情況下,便攜式檢測儀建議每3-6個月校準1次,固定式檢測儀每6-12個月校準1次;若檢測環境惡劣(如高粉塵、高濕度)或頻繁檢測高濃度氣體,需縮短至每1-3個月1次。
校準方法:優先采用“兩點校準法”(零點校準+標準氣體校準),使用與檢測氣體匹配的標準氣體(如檢測一氧化碳用100ppm標準CO氣體),通過設備自帶的校準功能完成操作,校準后需記錄校準日期、標準氣體濃度、校準結果等信息。
校準異常處理:若校準后誤差超出允許范圍(通常±5%),需檢查傳感器是否老化、氣路是否堵塞,必要時聯系廠家更換傳感器或進行專業維修,不可繼續使用未校準合格的設備。
2.日常清潔:防止部件污染
外觀清潔:每日使用后,用干凈的軟布蘸取少量清水(或中性清潔劑,如酒精)擦拭設備外殼、顯示屏和按鍵,去除表面灰塵、油污;避免使用腐蝕性清潔劑(如強酸、強堿),防止外殼或屏幕損壞。
氣路清潔:定期(如每月1次)檢查進氣口和濾塵器,若發現濾塵器堵塞(有明顯灰塵或異物),需取下用壓縮空氣反向吹洗(壓力≤0.3MPa),或更換新的濾塵器;禁止用尖銳物品清理進氣口,以免損壞氣路密封件。
傳感器清潔:便攜式檢測儀的傳感器若暴露在外,需用干燥棉簽輕輕擦拭表面(僅針對可清潔類型),不可沾水或觸碰傳感器核心部件;固定式傳感器需定期檢查防護罩是否完好,避免粉塵、水汽直接侵入。
3.部件維護:及時更換易損件
電池維護:便攜式檢測儀的充電電池需按說明書要求充電(通常充滿即可,避免過度充電超過12小時),長期不使用時(超過1個月),需先充滿電再存放,且每3個月補充充電1次,防止電池虧電報廢;若發現電池續航明顯縮短(低于額定時間的50%),需及時更換同型號原裝電池。
傳感器更換:傳感器有固定使用壽命(通常1-3年,具體看氣體類型和使用頻率),當設備提示“傳感器老化”或檢測精度持續下降時,需更換原廠適配的傳感器,更換后必須重新校準才能使用;更換時需關閉設備電源,避免靜電損壞新傳感器。
密封件檢查:定期(每3個月)檢查設備的外殼密封膠條、氣路接口密封墊是否老化、開裂,若有損壞需及時更換,防止外界氣體滲入影響檢測結果,尤其在檢測有毒、有害氣體時,密封失效可能導致檢測數據失真。
4.存儲管理:避免環境損傷
存儲環境:設備需存放在干燥、通風、無腐蝕性氣體的環境中,溫度控制在-10℃-40℃,相對濕度≤80%;禁止存放在陽光直射、高溫高濕(如浴室、廚房)或有強烈震動的地方,避免顯示屏、傳感器或電路元件損壞。
便攜式設備存放:長期不使用的便攜式檢測儀,需取出電池(若可拆卸),單獨存放,設備和電池分別放入防潮袋中;存放前需確保設備已清潔、關機,避免誤觸按鍵耗電。
固定式設備維護:固定式檢測儀需定期檢查安裝支架是否牢固,線纜連接是否松動,若安裝在戶外,需確認防雨、防曬罩是否完好,避免雨水侵入設備內部導致短路。